技術是工程公司的生命,科研平臺是技術生產的搖籃。
中冶長天具有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級"三級"科研平臺體系,通過持續的自主創新和集成研發,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國家燒結球團裝備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燒結球團裝備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燒結球團領域一流的研究開發實驗及中試檢測基地、技術工程化產業化基地、應用研究基地,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代表著國內行業最強的技術研發實力。中心2011年1月批準組建,2014年9月通過驗收,2016年11月通過第一個5年期評估,目前已建成為"開拓創新、集成應用、開放合作、培養人才"的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用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承擔起引領中國燒結球團事業走向更優更強的國家責任。
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于2016年10月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由教育部組織實施,清華大學牽頭在江蘇鹽城建設,中冶長天作為常務理事單位共同建設,其中"碳基材料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實驗室由中冶長天負責。
國家人社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8月,經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批準設立的中冶長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為引進交叉學科的高端技術人才提供良好的校企合作平臺,相繼與中南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博士后培養合作協議。
——技術平臺:湖南省鋼鐵燒結球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冶燒結球團及直還工程技術中心、中冶長天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實驗中心:建成了機械實驗室、熱工實驗室、環境工程實驗室、智能與信息實驗室、智慧管廊實驗室、仿真分析實驗室、數據挖掘實驗室等7個專業實驗室。
——示范基地:與寶鋼共建了“活性炭法煙氣治理技術中試研究基地”,與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共建了“先進裝備制造仿真云平臺應用示范基地”,與武鋼鄂州球團廠共建了“球團工程技術研究基地”。
——產業支撐:自建了“技術裝備中試及產業化基地”、“電氣工程與自動控制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節能環保技術工程化產業化基地”。